close

 

 

到底是「理財」這個項目太神秘,還是因為中國人不在明面上談錢? 談錢太傷感情,不談錢,錢也不會自動變多。有句話說得好:「你不理財、財不理你」,想要達到「財務自由」這個目標,先從小錢開始。

首先,你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:「沒有不勞而獲的錢」,從小時候,阿公、阿嬤或是你的爸爸、媽媽、姑姑、嬸嬸、叔叔、伯伯,他們身上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,有些是他們辛苦工作的薪資,有些是他們的退休金,也有可能是其它親戚給他們的孝敬金。

 

而你每年過年所拿到的紅包、父母給你的零用錢,當然是這些長輩辛辛苦苦工作得來的。而說到「理財」,就要了解「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?」,從爸爸媽媽「賺錢」、爸爸媽媽或是你想要「存錢」、每天都會「花錢」、錢不夠用了可能需要開口「借錢」、保障弱勢族群的權力:「保險」、要讓錢滾錢最快但不一定保險的方法:「投資」----這堂課還講到了,如果你的能力有餘,還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你不理財、財不理你 2023/9/11 最後更新 如何教導孩

你想要達到「財富自由」嗎? 要如何做到「財富自由」呢? 第一步,就是要讓「被動收入」大於或等於「必要支出」,所以,你至少要找出十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。談到「必要支出」,想想看,你目前在生活中有哪些項目支出會花到錢呢? 你知道,你目前一個月會花最多錢的是哪些支出的項目呢? 大約的花費金額是多少呢?

 

我們一般人的「必要支出」總是脫離不了「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」,這六大項目,「食」,指的是一日三餐,可能還有點心跟宵夜、手搖杯。「衣」,則指的是日常穿出門的衣服、鞋子、帽子、皮帶、手飾、項鍊、戒指、手錶等等,只要是穿戴在身上的都歸類為「衣」這一個項目。

 

「住」,有的人租房子,有的人自己買房子,每個月還房貸。這次上課的老師不建議大家買房子,雖然之前常常有些「熱心(雞婆)」的人會建議四寶媽范范,租房子的1~2萬拿來還房貸,不是很好嗎? 害得要養四個小孩又沒什麼存款的四寶媽范范心癢難耐,恨不得馬上找到一幢房子寫下自己的名字。但仔細想想,如果我活到80歲,還有40年,每年12萬的房租(含管理費、車位租金),40年也才480萬元,現在連新竹縣這種小地方的房價也漲到1000~2000萬,更別提新竹市區的房價了。

 

「行」的部分,講師也不建議大家買車,養車跟付稅的金額都是「萬」元起跳的,有錢人當然不缺這個錢,不是那麼有錢的我們可是要錙銖必較的。還好目前騎摩托車也騎習慣了,只是特別租下的車位,只停兩台摩托車,不免讓左鄰右舍覺得我們真的太狂了,要不要租給有開車的人? 原本也沒有特別想要租車位,只是剛開始租這戶公寓的時候,就有附車位了,這個車位又剛好在這棟樓的電梯出口旁,特別方便。

 

尤其是要載小孩回家、又剛好下起大雨的時候,把摩托車停在地下停車場就沒有被雨一直淋成落湯雞的困擾囉! 前一個租的房子,也是剛好一個遠親記得我們,幫我們跟別人借一個摩托車的車位,四寶媽范范才免於讓自己的摩托車經歷風吹日曬雨淋的克難環境,而且之前那一台輕型摩托車如果被淋雨,可是會罷工的,特別難搞。

 

「育」,這一項的支出花費,除了孩子們的教育費、學校的花費開銷、安親班或補習班的費用; 其實大人也離不開「育」的預算編列,想一想,不是有句話說: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」嗎? 這句話說的是真的,你想投資,倒不如投資自己,讓自己去上課進修,多學些會用到的技能。讓工作可以因此而加薪(但也要遇到大方而且願意幫你加薪的老闆)。政府在「就業通」也提供很多管道讓民眾學習有興趣的職場技能,而且也有部分的負擔費用喔! 讓民眾可能用比較少的預算來學習並充實自己的工作技能。

「樂」----什麼事可以讓你覺得快樂,而且是全家都可以參與在其中的呢?  大家一起出去玩、吃美食、看看不同的景物? 沒錯,就是「旅行」。跑遠一點的旅行也許需要比較多的預算,也可能需要很多規畫、資料的收集; 近一點的,在居住的地方、鄰近的城市或鄉村走一走也不錯,每個縣市至少會有一個「觀光勝地」吧? 假裝你是外地人去走一走吧! 也是另一種可以省錢花的「樂」趣呢!

 

「理財」的其中一環就是「賺錢」,想要賺到比較多的錢,首先要了解一下「富人思維」,否則,我們就只能作為一般人領固定的薪水。工薪族不是不好,從另一方面來說,是很穩定。但未來能夠升職調薪嗎? 通常會去「工作」的人,都不是為了「興趣」,大多是為了「生活」,所以能夠賺到比較多的錢,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。

 

為什麼富人可以愈來愈富有? 因為富人通常會持續使用「剩餘的收入」(可儲蓄的金錢)買進會增值的資產(例如房屋出租、收租金),並且他們會「降低」無法累積財富的「支出」(非必要支出)。這就是富有的有錢人用來「開源節流」的財富自由方式。

 

換個角度,來看看「為什麼窮人常常會陷入財務困難的冏境呢?」就像最近政府調整最低薪資標準,目前最低薪資是26400元/月、基本工資也增加到178元/時了,但還是抵不過通貨膨脹的壓力,物價是連三漲,不僅很難找到50元便當,就連100元的便當也是稀缺呀! 這就是薪水雖然增加了,但支出增加的部分也很多,有些人還會把債務當資產買進,當然是「債滾債」,欠的多,賺的來不及花、都拿去還債了。

大多數的人都是為而工作,根據統計,有60%的「受顧員工」都是如此,為了「財富」而失去了「自由」,工作上說的「責任制」,害了多少人,即便你可以準時下班,也不代表你可以不把工作帶回家,因為在上班時間你根本無法完成所有的工作 。

你是為自己工作嗎?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「賺錢」,那麼你可能只能喘息,而不能休息,這些所謂的「專業人士」一直為著生活、生存而忙碌著,每天像個轉個不停的陀螺、一直轉個不停,生活只有「工作」跟「賺錢」,沒有放鬆或是讓自己覺得生活得很充實的活動,即便是「休假日」也沒有休息到,這種工作及生活模式是比較不建議的,這類人佔了30%。

另外的10%則是「企業家」跟「投資者」,5%的「企業家」是「建立系統,讓系統為你工作; 而另外5%的「投資者則是「讓錢為你工作」,他們擁有「非工資收入」,使得「用錢」這件事變成「賺錢」。這10%也是我們一般人比較少接觸到的領域,但有機會的話,可以試試看自己能不能達到這個層級。

 

而富人跟一般人(窮人)的思維,還有哪些想法會有不一樣的差別呢? 富人會用『行動』取代做夢,窮人會用做夢取代行動; 富人會有效整合與利用「資源」,而窮人就連「資源」在哪裡也不知道; 富人通常擁有強大的「抗壓性」與強健的「心理素質」,窮人可能吃不了苦、還有玻璃心; 富人會「主動」並積極學習新知識與新趨勢,而窮人總是被動地當低頭族; 富人懂得感恩,窮人只會抱怨……。從心態上、行動力方面都要更努力、積極、主動、強大,你才可能變有錢。

 

結語:

「理財」與「生活」是息息相關的,那麼,「理財」跟「親子」呢? 學校教給我們很多書本上的知識,在學校課程中比較學不到的,就是「理財」了,小時候,爸爸或媽媽會給我們零用錢,10~100元都有,有的時候是定期給、有的時候是放桌上的零錢隨便拿……,但爸爸媽媽從沒教過我們如何「理財」,學校也是一字不提。除了「信仰」是生命中要給孩子的重要禮物,「理財」,也是四寶媽范范想要給孩子的; 學會「分辨『想要』與『需要』」、每天記帳,知道『錢到底花到哪裡了』、月底再整理帳目,討論自己的花費----有的時候『想要』可以滿足我們心靈受傷被扶平的需求,有的時候也可以了解自己是否『花錢如流水』……,我們不是理財專家,但我們從小錢開始理財,為的是更能善用每一塊錢,得到最豐足的生活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理財 親子
    全站熱搜

    I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